武珞所召开2025年暑期实习生答疑会
7月4日,湖北武珞律师事务所于大会议室召开2025年暑期实习第一周实习生答疑会。窗外阳光正好,室内求知热情高涨。本次会议由实习生焦晶露主持,律所副主任、合伙人徐兴炜,律所副主任、合伙人张宏明,业务培训委员会主任郭俊辉、实习律师赵宇航,叶玉珍、黄英岚、焦晶露、郑心云、王晢煜、斯玛热·艾斯凯尔、郭馨蓝、漆楚月、李哲睿等多位实习生共同参与。
会议伊始,新到岗的武汉学院大一学生李哲睿进行了简短的自我介绍,他表示非常期待在武珞所开启法律实务学习之旅。主持人焦晶露介绍了参会人员及会议流程,为这场充满干货的交流活动拉开序幕。
实习汇报
步履不停,实践中夯实专业根基
多元任务淬炼实务能力
焦晶露:
围绕带教律师下发的案卷材料撰写辩护意见,在撰写过程中,她深刻意识到自己在程序法学习上的不足,并明确表示将针对性地补足知识缺口。此外,她还参与了行政值班工作,完成合同校对、电子版合同整理等基础事务,在细节中体会律所工作的规范性。
郑心云:
以“五维工作法”全面推进实习任务:其一,完成合同审查并在张宏明律师修改后形成系统的《合同审查注意事项心得》,提炼出形式层面与内容层面的双重审查逻辑;其二,梳理2023年以来“三所联调”值班情况并形成可视化表格;其三,参与行政办公室值班,协助案卷整理及系统归档;其四,随张律师前往洪山法院立案庭实地参与立案流程;其五,研读某民事案件材料并完成法律检索报告,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务输出。
漆楚月:
聚焦民生类案件实务操作完成三项重点工作:一是系统整理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中的银行卡流水、医院治疗费与医药费单据,核算医疗费、误工费及残疾损害赔偿金等各项费用;二是跟进一起医疗损害纠纷案件的立案进展,梳理立案材料与流程要点;三是与周玉姝律师共同前往铁箕山派出所值班,参与完成一起诈骗相关的法律咨询,在与当事人面对面沟通中积累实务经验。
斯玛热・艾斯凯尔:
深入研读带教律师提供的典型案例,围绕案件争议焦点开展类案检索,并参与律所案例研讨会。计划针对研讨会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展开深度研究,近期将着手撰写专业性文章,将实务思考转化为理论成果。
李哲睿:
作为初入律所的实习生,本周完成三项基础文书写作任务:撰写申请执行书、退还诉讼费申请书,以及刑事案件阅卷笔录。这些经历让他对法律实务有了更直观的认知。
多维成长见证实习收获
叶玉珍:
通过接触已办结的盗窃案与转化型抢劫案,逐步建立辩护人思维,学会从有利当事人的角度拆解案件;在“三所联调”值班中领悟到“专业过硬+沟通得体”的双重执业要义;首次撰写劳动纠纷案答辩状时,掌握“事实陈述在前、法律依据在后、突出证据支撑”的文书写作法则。
王晢煜:
在撰写实习生见面会报道推文时,敏锐捕捉到律所公众号与学院公众号在格式规范上的差异;参与案例研讨后,深刻认识到跨部门法知识储备的重要性;随带教律师出外勤的经历成为宝贵的实务启蒙;深度参与审查起诉阶段的涉嫌开设赌场案辩护意见撰写时,发现该阶段辩护需以公安机关《起诉意见书》为“靶心”,结合具体案件事实展开事实与规范说理,避免陷入抽象学理讨论。此外,他还参与了行政值班及何荣功教授讲座,全方位拓展法律视野。
赵宇航:
作为实习律师代表分享了近一个月的成长轨迹:跟随带教杨继启律师经手20余起案件,涵盖起诉状、上诉状、答辩状、律师函等全类型法律文书,文书写作能力实现从模仿到独立的跨越;在共同会见当事人过程中,系统学习会见礼仪与沟通技巧,现已能独立办理简单案件,用“充实且满载收获”总结这一阶段的蜕变。
答疑环节
专业引领,破解实务困惑
法律检索:从入门到精通的方法论
斯玛热·艾斯凯尔、郑心云聚焦“类案检索”核心问题,提问“类案定义及检索路径”。
张宏明律师分享《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统一法律适用加强类案检索的指导意见(试行)》,阐释类案检索对统一法律适用的重要意义,继而提出“三步检索法”:
第一步明确检索目的与具体问题,第二步选择“微信检索(入门)+Alpha/北大法宝/威科先行等(进阶)”的工具组合,第三步运用关键词检索、案由定位、法律规定倒查案例等有效方法,并建议实习生参考优秀检索报告提升效率。
郭俊辉律师从思维层面补充,强调要区分“间接检索”与“直接检索”,并再次强调“明确目的-选对工具-掌握方法”的逻辑链条,帮助实习生建立检索思维框架。
阅卷与证据:刑辩实务的核心技能
黄英岚提出双重困惑:“如何提升阅卷时对关键信息的敏感度”及“毒品案件中程序问题的实务影响”。
徐兴炜律师指出,阅卷需结合案件阶段(如审查起诉阶段以起诉书为纲)有针对性地梳理事实,强调“逐字逐句阅读、不放过任何细节”的严谨态度,同时强调刑辩中程序问题与实体问题需“同等重视”,而把握程序敏感度的前提是扎实掌握刑事诉讼法相关规范文件。
郭俊辉律师则从“知识储备不足+技巧欠缺”两方面剖析阅卷抓不住重点的根源,鼓励实习生“不着急、打基础”,通过每一次阅卷任务积累经验,并特别推荐《程序性辩护》一书,帮助深入理解程序辩护的本质。
焦晶露提问“实务中‘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证明标准”,徐兴炜律师强调需结合证据规则与案情实际,在阅卷中逐项验证证据“三性”;郭馨蓝关注“多人被告案件的质证策略”,带教律师们统一回复“围绕证据三性展开,具体策略需结合案件诉讼策略沟通确定”,凸显实务操作的灵活性。
实务延伸:从个案到职业的深度思考
王晢煜抛出“刑辩律师调查取证风险”的坊间疑虑,徐兴炜律师明确肯定“调查取证是刑辩律师的必然工作”,并否定“合法调查会致罪”的错误传闻,强调只要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调查取证便是维护当事人权益的重要手段。
针对“强奸罪证明标准是否降低”的问题,徐律师指出,刑诉法证明标准未变,但司法实践中对性犯罪(尤其男性针对女性)倾向保护被害人,证据审查标准相对宽松,建议参考山西大同案裁判文书深入研究。
叶玉珍探讨“客户提出不合理诉求时的应对策略”,徐兴炜律师提出“三段处理法”:首先摒弃“不合理诉求”的预设,从客户立场理解诉求的合理性;强调“过程上努力,结果上随缘”的心态,定期向客户汇报办案进展,让其充分参与案件流程,同时接纳客户的情绪宣泄需求,体现专业与人文关怀的平衡。
郭俊辉律师补充道,“合理与否”本无绝对标准,律师的价值恰在于通过专业分析为客户提供最优解决方案,而非简单否定诉求。
会议总结
徐兴炜律师在总结中着重强调“主动沟通”的重要性,鼓励实习生定期与带教律师反馈问题、总结经验,通过实践提升专业能力。他表示,答疑会的意义不仅在于解决具体问题,更在于培养实习生们养成“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的习惯。
结语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武珞所始终秉持“学院派”传统,通过定期答疑会搭建实习生态闭环。从法律检索到证据审查,从文书写作到客户沟通,帮助实习生们在真实案例中完成从理论到实务的跨越。未来,武珞律师将持续赋能,与法科生共赴法律职业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