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法学院与武珞所合作课程2025《刑事实例研习》圆满结课
近日,由武汉大学法学院与湖北武珞律师事务所携手打造的2025《刑事实例研习》课程在武汉大学法学院模拟法庭圆满结课。
本课程是由武汉大学法学院联合湖北武珞律师事务所精心打造的实践类专业选修课程,自2018年启动以来,本课程已经历时七年。课程以真实刑事案件为载体,将刑事辩护全流程分解为十二个板块,邀请了十余位在一线执业多年的律师、检察官、法官来到课堂,讲授办案方法与感悟,旨在让同学们全面了解刑事办案的完整流程,沉浸式体验刑事司法实践的过程,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2月21日,2025《刑事实例研习》开课,由武珞所高级顾问李少波老师、郭倍倍老师,副主任、合伙人徐兴炜律师等教学合伙人团队,为同学们介绍本学期课程模式及课程目标。
2月28日,由李少波老师正式开启刑事实例研习第一讲《客户咨询与接待》,让同学们自行模拟接待情境,传授“要耐心听”、“要适时发问”、“要落实说”等多个接待客户的技巧,建立通过专业沟通了解客户需求、分析法律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以培养信任的服务过程。
3月7日,由武珞所业务培训委员会副主任、合伙人张瑞环律师接棒讲述刑事实例研习的第二讲《刑事会见》,点评同学们拍摄的会见视频,带领同学们思考会见中可能遇到的阻碍,分享律师在会见过程中遇见的困难以及应对的过程,帮助同学们深刻了解刑事会见专业与温度并存的特点。
3月14日,由武珞所产品研发中心副主任李如康律师讲述刑事实例研习的第三讲《阅卷》,针对同学们制作的阅卷笔录从“为什么要阅卷”“什么是卷宗”“阅卷基本方式”以及“如何制作阅卷笔录”四个方面全面地讲解了阅卷的基本要求,使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阅卷的重要性,切实地引导同学们接触法律实务工作。
3月21日,由武珞所业务培训委员会主任郭俊辉律师开启刑事实例研习的第四讲《证据的审查与认定》,详细剖析了刑事证据的审查方式与质证技巧,明晰各类证据的审查方式,使同学们了解辩护人如何开展这一阶段的具体工作,调动刑法、刑事诉讼法、证据法等所学知识,提升学以致用的工作能力。
3月28日,特邀嘉宾湖北楚尚律师事务所邓萱律师继续深入讲述刑事实例研习的第四讲《证据的审查与认定》,邓萱律师结合自己此前做检察官的工作经历,从辩护人与公诉人办案思维差异入手,融合课堂案例讲述了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印证规则、法庭举证、质证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方式以及诈骗犯罪的证据审查分析重点等多方面的内容,让同学们对实践案例有更深入的理解。
4月11日,由武珞东湖分所主任郑武平律师为同学们讲述刑事实例研习的第五讲《庭审发问》,让同学们模拟庭审发问的流程,感受发问技巧的运用,在庭审发问的价值认知、庭审发问的准备工作、发问形式技巧精要、特殊对象发问策略及经典案例解析五个方面用小游戏课堂问答的形式带领同学们思考庭审发问技巧在实战中的运用。
4月18日,特邀嘉宾北京尚权律师事务所赵正武律师讲述本课程的第六讲《调查取证》,赵正武律师结合过往办案经验,系统展示了律师在调查取证中的危险情形和应对手段,他表示律师应安全且充分地进行调查取证,并且通过一个个问题的抛出,循序渐进地引导同学们思考调查取证需要注意的技巧以及可能遇到的风险问题,使同学们对于调查取证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
4月25日,由武珞所副主任、合伙人秦龙律师讲述本课程的第七讲《法庭辩论》,以“刑事辩护就是发起一场战役,法庭辩论就是总攻”为引,秦龙律师深入讲解了法庭辩论的技巧与策略,结合实际案例,剖析了法庭辩论中的逻辑构建、证据运用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内容,让同学们对法庭辩论这一关键环节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5月9日,由武珞所副主任、合伙人王锐律师为同学们讲述本课程的第八讲《与司法人员的沟通》,从沟通的底层逻辑剖析与司法人员沟通的过程,传授“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沟通方式”理念,鼓励同学们博采众长,保持一贯性和自洽性,凝练出切合自身特质的沟通风格。
5月16日,特邀嘉宾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检察院徐永芳检察官讲述本课程的第九讲《检察实务课程》,结合课堂案例引领同学们从检察官的视角重新审视诈骗罪非法占有的目的在案件中的认定,以及司法实务中诈骗罪相关疑难问题,同时徐检察官还分享了自己的办案经验、职业感悟,回答了同学们关于职业选择的相关问题,帮助同学们拓展职业视角。
5月23日,由武珞所副主任、合伙人徐兴炜律师讲述本课程第十讲《法律文书写作》,从形式上文书遵循的格式要求到内容上撰写文书需要的逻辑思维,徐兴炜律师条分缕析地传授同学们如何撰写一份法律文书,随后对同学们提交的课堂作业进行了点评和指导,帮助同学们以文字形式展现法律思维。
5月30日,由郭倍倍老师、邓萱律师、徐兴炜律师带领同学们走进武珞所,实地感受律所氛围,并在武珞所会议室中开展本课程第十一课《刑事实例研习课程复盘》。本次课程通过一课一论的方式带领同学们回顾课程内容,交流对每堂课的心得体会,针对同学们在回顾中产生的疑问,教学合伙人团队一一解答。
6月6日,本次课程的第十二讲《模拟审判》在武汉大学法学院模拟法庭举行,作为最后一课,同学们分别以法官、检察官以及辩护律师的视角沉浸式体验法庭审判过程,将本课程中学到的实务技巧学以致用,达到“知行合一,学用结合”的效果,由教学合伙人团队以不同的视角对此次模拟审判的各方进行点评。
在课程结束之际,武汉大学法学院向教学合伙人团队送来感谢信,感谢武珞所及教学合伙人团队在本课程中的付出与贡献。
此次《刑事实例研习》课程的成功开展,是武汉大学法学院与湖北武珞律师事务所紧密合作的结晶。《刑事实例研习》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优质平台,通过执业一线的法律工作人员拆解真实刑事实例,同学们深入体验了从学习办理案件到培养办案技能,感受了律师、检察官、法官等司法共同体成员的职业魅力。同学们在真实案例的研习中提升了法律素养和实务能力,也为未来的法律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