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星期二 | 三人谈——人生中途
2023年10月17日相约星期二的夜聊,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我所高级顾问陈少文老师。当“少而能文”的少文老师、“少而能厨”的郭倍倍老师和“少而能歌”的李少波老师一起聊天时,三位大咖会碰撞出什么样的思想火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夜聊开场,郭倍倍老师结合本期主题总结了在场三位老师的共同点:大学老师、律师职业的参与者和深度观察者、父亲,也引出了本次夜聊的第一个话题:如何看待各自在人生中承担的一些主要角色?
大学老师
围绕着“大学老师”的角色,少波老师回忆起曾经和少文老师在大学任教的时光,在面临学生选课的竞争压力时,李老师谈到:“和少文老师做同事的五年时间里面,我一直说他是中国法学界的‘亚里士多德’,不仅有才情、很勤奋,品性还特别好,是我难得的好朋友。虽然当时他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压力,这些压力促使当时的我不断去学习。
后来我发现在有些方面自己可能也比他要厉害一点,比如做律师,我去找属于自己的特点,就不焦虑了。这几年虽然不在一起,偶尔微信上联系一下,但彼此还是非常认同‘老师’这个角色,我们还是都愿意去学习,愿意把我们的想法给孩子们传达一下,能够影响一个是一个。少文老师影响3000个,我先影响3个,再300个,最后也辐射到3000,我们殊途同归。”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在谈到自己作为老师这个角色所坚持的教育理念时,少文老师表示:“教育不是随时开启的,它需要等一个‘timing’。当学生没有困惑想向你请教的时候,不是教育的好时机,只有他摔了跟头,想问你的时候才是适合教育的时候。而作为学生如果想要有这种教育机会,你要经常地和老师待在一起去浸润。
所以我们要尽量跟那些高维度、高能量的人在一起,同时注意准备好两点,一是准备爆发冲突,二是准备好open的心态。不要害怕爆发冲突,甚至要在老师面前故意制造冲突,去展现给老师看,然后去请教他帮忙分析你的问题。当冲突产生的时候,你有一个open的心态,这个时候老师再加入进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古典的教育。
教育一定是针对人格的,针对知识的都叫培训。所以我觉得老师应该像孔子说的一样,‘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应该准备好冲突加心态,两人再一起结合,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任何一方如果偏离这个轨道,都不是真正的教育。”
做孩子的导演
“我现在也在做亲子教育,核心就是艺术和商业,用艺术来做人格教育,用商业来打开认知边界,我认为小孩子从小对财富要有正确的认知。我曾经用了一个寒假的时间,每天跟她聊十几分钟,周末聊两个小时,每天换不同领域跟她聊,不断地测试她对什么最感兴趣,发现好多领域她都无感,只是机械地在那听,但讲到商业的时候,她眼里放光,还会追问。
后来她跟我说要学商科,她要赚钱,目标非常明确,就不管多难都要学商科,我觉得这一点特别好,她非常坚定这个想法。然后我发现她在社交和心理学方面很有天赋,这样一来,她唯一的犹豫就是心理学和商科怎么选?我跟她讲先挣钱。她问那爸爸我还想学心理学怎么办?我说很简单,你可以辅修一个商业心理学,比如说消费者心理学、定价心理学或者行为经济学,你完全可以通过辅修实现心理学和商业的结合,但是你的主专业一定要是跟产品挣钱有关,因为钱能带来自由,这个非常关键。所以从最开始喜欢心理学现在已经开始完完全全的接受我的想法,开始学习行为经济学了,我今天又专门定了一套书给她,就是行为经济学的经典教材,她收到后非常兴奋。
她为什么愿意配合我写书呢?我提出要和她共同创作一本书,这个书的稿费一人一半,而且这个稿费会存到她的旅游基金里面,用来在未来读大学时旅游去交朋友。我给她的大学任务就是多交朋友,学商科想挣钱,就要少学一点具体知识,多去见人多提升认知,要认识比你自己高维的人,一个认知就能帮你打开一个视野。而且每次我们之间出现冲突,当我拿出录音笔准备和她对话的时候,她接下来的沟通会变得非常的理性。所以写书其实是我们父女独创的一种沟通方式。
一个孩子从喜欢社交到喜欢心理学到喜欢行为经济学,是完全可以由父母引导的,而且这种引导根本不是控制,你完全允许她反悔和否定,但是你在不断地引导着她朝那个深层的逻辑去走,从社交关心别人的反应的敏感型人格,变成关心心理学,再变成关心行为心理学,变成关心行为经济学,再到如何与商科结合,都是你父母导演的结果。这个过程中一个有认知的父母非常重要,不然她的这个直觉和天赋就会被浪费。”
从改变到影响,从影响到吸引
从亲子教育聊到亲密关系,郭倍倍老师说起自己的一些感悟,“在跑步的这几个月里,我们的家庭关系变得更加和睦,而且前几天晚上我爱人还跟我一起跑步。怎么做到的呢?我给她买装备,买运动服、跑鞋,而且根本不去要求她跑,就是把装备送给她,然后当她主动说要跑的时候,就陪着她慢速跑,她跑三公里就陪着跑三公里,然后说你已经很不错了,继续。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我通过跑步改变了自己的状态,而她天天看到你这个人在变好,精神那么好,她会不高兴吗?
婚姻里面一定是瞄准自己的改变,而且最大的改变就是对方哪怕不变,我也在变得更好。不是‘50+50’,而是两个‘100’。甚至不是100的状态,你可能只有70,但对方可能更糟糕,是60,但是你不要求对方跟你同频变到80。我们有时候会期待对方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同频反应,但是,我们其实是不一样的,她有她的工作圈子,有她的生活方式,你会发现要有同频反应会很难,做不到你就会心生怨念,有时候情绪就是这么慢慢的积累起来的。
当你的目光放在了对方身上,要求她去做改变,这个时候其实是你的自私的心在膨胀。所以换掉这种方式而去做其他的事情,等待对方的改变,甚至是放弃。她不跑就不跑呗,对不对,为什么要她体会到跑步的意义,我们自己体会到就行了。当我们带着情绪说你也要跟我一起变好的时候,凭什么呢?所以其实我们对对方没有那么多的要求,去接受对方,同时把更多的目标瞄准自己的时候,她改变的可能会比你想象得更快。只是你不知道这个时刻什么时候会来,这也是一个教育的契机,一定要抓住。所以那天晚上回去,她说我也跟你们一起去跑,我马上说那就去吧。而且我没有想到的是昨天托马斯也说要跟我去跑,这就很神奇,从改变到影响,从影响到吸引,体会到这个中间的魅力,以后你做什么事都做得成,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很难体会到,你把自己做好了以后,许多事情都会来找到你。”
人生的意义就是对抗虚无
关于“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的追问,少文老师谈到:“假设今晚你本来的安排是刷手机,或者不知道晚上要干什么,你会活得很无聊,那你可以选择来这听场讲座。但凡听讲座比你刷手机更不无聊,今晚就是有意义的,这就是对抗虚无。
如果某件事比听讲座更有意思,比如去陪女朋友逛街,那今天晚上才叫没有意义,来听这场讲座对抗了你自己安排的虚无。只要我们选择做一件事情会比不去做更能对抗虚无,就可以去做,那就是意义。
我们这一辈子总得做点什么,不然多么的虚无。想象一下一个红酒杯在你手上,你总得倒一点饮料吧,要么红酒、白水,要么橙汁,难道这个饮料真的有意义吗,总不能让它空杯吧?不然古人怎么说‘莫使金樽空对月’?人生的意义就是往里面填上各种琼浆,不管哪种饮料都比空杯要好。所以做事情不要老追问了,做律师有没有意义?做老师有没有意义?总比闲着躺着要强吧,人只要不死总得做点事情。”
郭倍倍老师结合自己的跑步经历做了一些补充:“就拿跑步来说。我不太愿意用对抗这个词,更愿意说是去认识自己,当你去开始跑的时候,你的脚步会给你回应。跑的过程中你一直念着一个目标的话,你的四肢会更加沉重,进而会影响你的脚步。但是在跑的时候你其实能够感受到自己生命的状态。
当我跑过十公里的时候,我在想跑崩的时候马上就要来了,因为我没吃早餐能量不够,那一刻迟早会来。这个感觉就像我们的人生,你知道你要掉头发,你要变衰老,那个结果一定会来,只是它什么时候来,你可能没做好那个准备,但是如果你一直盯着那个时刻,你会连现在都过不好。
我们通过不同的赛道,去给你的杯子倒入不同的饮料,用这种方式去认识自己的话,慢慢的就会发现它的意义了。现在我才能够体会“长跑者说”那期夜聊,华哥讲的一句话,当时我特别希望他多讲一些意义。一个跑过1万公里的人,一个游泳横渡过琼州海峡的人,我特别希望他讲出个意义,但是华哥说,‘没有什么意义’。
其实不是没有意义,意义更多的是在他完成克服困难那个动作的当下。这么多年跑步他一直在做,其实本身就是意义。”
三位老师从亲密关系聊到跑步,又从跑步聊到做菜,从做菜又聊到了对生命的思考,最终话题还是回归到了我们相约星期二的终极命题:死亡。
对此,少文老师分享道:“人一定要知道一点,人是会死的,这是人生观的基础。但我现在越来越感知到我会死的时候,我就会得出第二句话来:重复的日子就是死亡。人不是在哪一天死的,人是在重复昨天日子的时候死的。如果你把日子活成了回忆起来全都是一样,你每天坐地铁上班,每天累得要死的回家,然后每天吃的都是一样的东西,你对生活丧失了差异性的观察,那你就是死在了每一个重复的日子里。反过来如果你是两点一线的生活,那你注意,每天吃的饭都不一样,他也不重复,你能感知到每天吃的饭不一样,你把每一天活成唯一性的时候,那就是永生。
所以不要说你喜欢喝酒,你要跟我说你喝了多少款酒,不要说你喜欢听音乐,你要告诉我你听了多少种音乐或者一种音乐听出了多少种心情,不要说你喜欢拍照,要告诉我你拍了多少种,比如说一片树叶,你能拍出多少种不同的纹理,同一个路上的春夏秋冬,你能看出多少种景色的变化,一定要找到那个唯一性。这样的话,人就能超越时间,实现永生。所以我觉得一个人只有在重复日子里面找到差异性,他才能实现永生。
我做饭其实也是在每天的差异当中去找到我存在的根据,我觉得每天做饭特别治愈。备菜的过程比做饭甚至更美好,我现在就很喜欢备菜的那个过程。繁忙的律师工作之余周末去做一顿饭,尤其是切菜的时候,你切下去能感受到几十个声调的变化,一个藕片诞生了,然后被你炒出来送到嘴里,它实现了人生最辉煌的顶点,你能感受一个食物的生命。
你们知道人世间最美的天籁是什么吗?就是你买一个非常新鲜的蔬菜,注意一定要新鲜,土豆、藕都是最好的代表。我让学生把我的创意拿去做,就是买那种定向录音筒,把你切蔬菜的声音给拉长放大。然后你切那个藕的时候去听一下,一刀下去,慢慢地体会它的那个声音,是一个弧度,你能听出100多个声调的变化,然后切到案板上。去体会这个过程,你就知道什么是‘活在当下’。
当我知道人会死的时候,我就知道怎么样在每一个当下去活着,那个切菜就是非常好的一个做法。我后面打算写一些关于做饭的哲学,比如说写茶叶蛋,我昨天就做茶叶蛋,它的那个裂缝就是盐进来的地方。生活的伤口不就是我们的认知渗透进来的地方吗?每一个冲突,每一个裂缝,都是生命的馈赠,否则不会浸泡出味道。”
朝闻道,夕死可矣
听到少文老师分享在九华山上“我将无我”的顿悟后,郭倍倍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思考:“我对‘朝闻道夕死可矣’经过了这些年的思考,我真的觉得就像刚刚少文老师所说的,为什么朝闻道,夕死都可以呢?就是你一直处在那种‘死亡就是生命的礼物’的认知里,你在死亡之前还在对生活有那么多的差异性的、唯一性的,有那么多丰富的感知,你没有在过去很多重复的时刻里面死掉,你仍然是一个昂扬的生命。哪怕你的躯体已经变得苍老了,这是多么难得的生命状态?这不就是你最想留给你身边的人的吗?
如果他们也能够接收到这种、我们所传递出来的生命的信号,那不就是“我将无我”吗?我们就像自然界一样,不会给他任何压力,只给他一种生命的启示。我更希望的是如果我有那么一天,我一定要提前写一些东西出来,来告诉其他关心我的人,哪怕我痴呆了,哪怕我突然哪天没了,但是请你相信,我走之前是比较安宁的。所以这个让我对‘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可以有了更多的理解,这个世界没了我们仍然是在照转,没有任何的影响,所以有了这个思考之后,再去跑步或者做任何的事情,我会更满足于活在当下的那种感觉。”
来都来了
夜聊进入尾声,作为主理人之一的“接梗王”陈佳老师对本次夜聊简单做了总结,也分享了她的一些思考和感悟:“三位老师谈到为人师、为人父,都是陪伴成长,让我想到成长这个关键词。
刚才我们的夜聊在尾声聊到死亡话题,从生命的终点回望起点,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个体在一起分享各自成长中的体会,给我们提供了多个视角,比如郭老师讲到的‘困在时间里的舅舅’就是这样一个案例。我听完在想,如果自己处于案例中舅舅的那种‘既在又不在’的状况,甚或在我即将被埋葬时人们围绕着我,而事情其实已与我无关……我们有时候切换空间,可以对人生有很多思考。不管是在人生中途思考,还是到人生终点回望,思考着的状态本身是更重要的。
我曾聆听少文老师与同学们谈人生有无意义之论,我个人站人生没有意义一方,这种观念为我带来了松弛感。当我们相信人生本就没有意义,主打的就是一个‘来都来了’,不虚此行。99%的问题都不需要纠结了,因为下一世轮回也不在计划之内,当我们不去计划很多事情、完成很多任务,也就真正获得了自由。正如少文老师刚才讲到的,在买菜、切菜中舒服的享受那么几个小时,而不是在疲于奔命的工作、学习状态中去度过一天又一天,这个快乐在于哪里?我以为,这个快乐就在于你把自己交出去了。当我们追逐时间表时,也被它统摄住,是不自由的;如果我们把自己交托给不论是做菜也好,体育运动也罢,念头一松,任由其他东西占据我们,我们就因全情投入而自由。
我也处在人生中途,倒没有觉得中年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刚才老师们谈及中年危机,我还想提问请教,啥是中年危机?我能问这个问题,可能说明我中年不危机,挺好的。
同时,我能感到中年还是有些变化,比如身体没那么好了,精力也没那么旺盛,我今天在来参加夜聊路上想中年这个话题,感到我似乎更热爱我的这样一具人到中年的身体了,它就像一个手机,我操作熟练到可以边开车边发信息,但它电池变得易掉电、需常充,不像年轻时候那样超长待机。虽然如此,我仍愿意把这部手机一直用下去,舍不得换机。
当我走入人生中途,发现变老并不像在青少年时代设想的那样是件可怕的事,进到每个人生阶段,中年也好,老年也好,甚至在我们离死亡特别近距离的时候,或突然丧失了行为能力,可能都像开盲盒。说不定当我自己进入老年痴呆状态时,周围人觉得我可怜,而我自己已随着角色期待的变化获得了不再做个合格成年人的自由、松弛。所以,当我们跨越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像开盲盒一样打开一些新的体验。
以上是我对于人生中途这个话题的一些感受,再次感谢三位男神老师带给我们今晚的精神盛宴,很开心和大家共度这个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