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武珞动态

相约星期二丨分寸

2022-08-23 09:41 来源: 湖北武珞律师事务所

作家贾平凹写过一个故事,他的朋友天生口吃,有天在路上偏偏遇到个和他一样口吃的人问路,朋友一言不发,问其原因,他朋友解释道:“人家也是口吃,要是回答了,那人以为我在戏弄模仿。”分寸感是对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把握,太近让人感到不适,太远又会觉得疏离。和有分寸的人相处起来会很舒服,他们懂得尊重,知道适可而止,对于人际交往的尺度,往往能够拿捏的恰如其分。上周二的武珞夜聊,我们就聊了聊与人相处的那些“分寸”。


话题的开启源于夜聊前一个小细节:合影留念时,徐兴炜律师叫大家搬了5张凳子摆放在最前排。“在一些人比较多的拍照场合,很多人会让女生去第一排蹲下去,有时候穿着裙子会很不方便,拎5把椅子放前面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然后个子稍小的站在第二排,即便人多也可以拍出很好的效果。我们有很多的活动都会拍照,你跟别人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拿椅子放在前排这个小细节就会让客人有较好的感受,同时不用要求所谓女生一定要往前蹲或者站第一排半蹲,这个就叫分寸感的把握。”借着这个场景,郭倍倍老师解释了确定本期主题的缘由,“有一类的实践性知识我们难以在学校中学到,有时候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考验的是我们对这些情境的应对能力,它不像一般的经验,如果没有具体的场景和情境,我们可能永远都学不会。如何在认知范围之内把一些临时突发的任务,用一种尊重的态度同时又顾及到每个人地把它做好,我们称之为‘分寸感’。比如一些聊天的场合,冒然打断或者影响别人讲话都是不合适的。这些各种各样的场景和细节,老师没办法去教你们,但是如果经历过的话,是可以举一反三的。”

接着郭老师的话,少波老师聊到了他在做律师的过程中与人打交道的一些经验:“实际上人与人之间是有距离的,特别是心理距离。有的时候我们急于表达,很容易一上来就很快地跟陌生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距离没有拉近之前,这样的交流往往效果不理想,我一般在沟通时并不急着去马上讲自己的观点:先去观察对方。看看他案头摆的是什么书籍,可以推测这个人他可能比较爱学习,交流起法律问题也许较容易。看他除了工作服外还挂着一套运动鞋或装备,可以大概估计这个人对运动比较感兴趣。先进行观察可以让我们有时间适应陌生的环境,也可以去推测下我们的交往对象是什么类型的人,方便更好的拉近彼此的距离。

在表达观点之前,可以先介绍一下自己,尽可能地找到彼此之间的共同点,同时注意要把主动权给对方,你可以先不说话去倾听,把准备的纸质材料先给他,如果有时间就两三个点简短地提一下,看他对哪一块比较重视,要是对方说了很多,可以大致地推测案件未来可能的方向。如果时间不够,走之前再把自己的观点强调一下,请他看看我们的法律意见,然后再试着留个联系方式。这是我经常跟司法界以及陌生人打交道的做法,和这些人员打交道是我们工作一部分,往往也不可能仅通过一个案子就互相成为很信任的关系,这不现实。可能要先‘得了寸’再‘进尺’,毕竟要让他能先投入时间来听你说,后面才可能有更好的交流。”

“提到分寸,我们讲究点到为止,在办案过程中跟公检法沟通的时候也需要注意分寸的问题”,张瑞环律师为大家分享了一个反面的例子:和法官的一次沟通,双方都做着一些记录,涉及到一些内部标准时,那位法官示意一旁记录的助理先下去,此时张律师意识到再记录不合适却并未停笔,结果被稍严肃地提醒了一句“看来张律师很爱学习”。

陈佳老师也回应了自己的一些思考:“今天聊到分寸,大家刚刚提炼了一个很恰当的词叫‘得寸进尺’:先得一个小小的‘寸’,再进一个大大的‘尺’,把它的情感色彩拿掉之后,背后对应的是社会心理学当中的‘说服理论’。我们在很多时候需要进行说服,特别是当说服场景存在一定难度的时候,像李老师提到的我们年轻律师有时会产生畏惧感,推定司法工作人员不好沟通,不愿意接受我们的想法。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采取阶梯说服的方式:先得一个寸,再进个尺。比如在李老师提到的那个场景中,见到一位司法工作人员,律师带了一份纸质材料,心里装着一些法律意见,先推定他不一定想了解我的想法,那就先递给他纸质材料。此时对他来讲收下一份材料是相对容易的,是‘寸’,但是听取甚至接受我的想法,是比较困难的,需要放在后面,我们可以先让他做容易做到的事情。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和态度之间是相互关联和影响的,积极的态度会带来主动的行为,如果在人的态度尚未改变时,我们引导他进行主动的行为,则可以赋予他一个积极的态度。所以李老师的操作是先给他纸质材料,对方只需要收下就行,一旦有了收下这个行为,他对待律师意见的态度会变得积极,接下来的沟通也就更有机会。关于倾听这个点我也很认同,当我们来到一个充满未知的场景,无法预知有什么风险,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待在那里,越是心里没底,越要先留在那个场里面,先倾听,多捕捉一些信息,然后运用法律人的逻辑推理能力把这些信息转化为我们分析思考的支撑。我们待在场里的这个行动,也会给对方产生一些影响。在一个场当中占到主导地位的那位法官或检察官,他在沟通的同时也在观察场中的每个人。我们聚集在一个共同的沟通场景中,如果你是非常安定的存在,仔细的聆听后做一些真诚的回应,这时候对他也是一种沟通,可以看作某种不作为的说服方式。渐渐的,主导者会对你的态度会转化为积极,甚至可能产生一些好奇心:这么沉浸地在这里倾听的这位律师,他有什么样的想法?到最后他可能会想听你说说你的想法。常言道‘敌不动我不动’,对方的态度一旦开始变得积极,事情就变成了我和对方合作共同做这件事,而不是说我们带着律师意见去请求他,能不能听取我们的意见。我们所说的分寸感在沟通和说服技巧中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它不能简单机械地去理解和运用,就像倍倍老师所说,需要我们在一些模糊的生活场景当中去把握。”

徐兴炜律师分享了自己对于分寸的思考:“身份决定你的分寸,分寸决定你的边界。单纯的谈什么是分寸其实很难,首先要界定我们的身份是什么,对家属来说我是他的辩护律师,但是在跟司法机关沟通的时候,我们的心态是有区别的。大部分案件即便是无罪的案件,我们都会带着一种商榷、协商的心态去沟通,这个时候我们认为自己是司法机关的一个助手,同样的案件如果是对待家属这边,心态又会不一样。在我办理的案件当中,我是相对处于主导地位的,认为我的辩护策略是正确的时候,我需要的是客户全力以赴的来支持我的观点,同时我做好相应的风险提示。到任何一个场合,首先要把握今天这个场合自己是什么角色,是主人还是宾客,这决定你把握多少分寸,话可以说到哪一步,什么时候该适可而止,分寸就是我们不能越过的边界。”

几位实习生小伙伴也分享了各自有关分寸的一些经历和见闻,有的在法援案件中想让当事人通过QQ发送案件材料的照片却一直未得到回应,知道对方有可能是出于保护个人隐私的考虑在沟通时却没有把握好分寸;有的因为对前辈曾经给过的建议进行及时的反馈而和师兄师姐长期保持着良好的联系;有的曾经因为过分礼貌而让人感觉不适,有的面对异性出于感激的拥抱慌了神……很欣赏徐婧竹同学关于分寸的态度:“待人要温柔且真诚,做事要客观且冷静。”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年轻,说话做事失了分寸往往不自知,对于这些真实的困惑,倍倍老师给出了他的答案:“真诚是当我们对分寸没有把握时最好的把握。”

夜聊到了后半场,因为一个提问,我们的话题集中在了“女儿和妈妈之间的分寸感如何把握”这个问题上,大家分享着各自和母亲之间从互不理解甚至有的“相爱相杀”到找到适合彼此相处之道的点滴故事。

实习律师袁玉皓分享了自己的一点感悟:“我觉得是时间问题,在自己23岁之前,我和我妈之间任何事情不论对错完全无法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会慢慢的老去,他们对生活的认知态度、自己的棱角、对孩子的一些教育观念也会慢慢地改变。后来我毕业那年决定创业,找朋友凑钱自己开了家店也没和我妈商量。她知道我开店后,有天晚上十一点多的时候过来看我,发现我正在店里算账,算完账后一个人在那里打扫。好像在那一刻她突然觉得我已经长大了,她觉得我可以自己去处理我的问题。也是从那之后对我的态度转变很大,很多事情可以很平等去沟通交流。所以和父母难以沟通我觉得不用太过于担心,等你自己真正长大了,他们自然会放手。”

其他故事由于涉及隐私,在此不便详述,这也是一种分寸,顺便卖个关子:更多精彩内容还请移步茶室,我们相约星期二现场直播。

关于如何把握与父母之间的分寸,倍倍老师给出了他的建议:“我们往往看别人的事情自认为看得很清楚,有时候却看不到我们自己,跟父母因为缺乏必要的沟通导致你觉得无解的时候,如果自己不先去改变,旁人看得再清楚也没有用。怎么样可以帮助父母,让他们看得更清楚一些?让他去观察旁边的人,同时他会观察到他自己。大家都知道要观察自己,但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真正地去面对自己,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可以去面对别人观察别人,因为能够保持距离:那只是我的一个某某亲戚,我们会跟他保持适当关注的距离,同时又不会那么地在意他的那些痛苦。如果我们可以帮助身边的人把视角适当往外面去观察,比方说你跟你的表姐是比较好沟通的,可以适度地把你和你表姐的沟通内容反馈给你的父母。其实在说你表姐的时候就是在说你自己,你在说你的姨妈和姨父的时候,你爸你妈就会在想:他是在说我。但是注意把握分寸,不要让他们感受到你在含沙射影,如果能够真正地跟你表姐共情,让你的表姐向你敞开心扉,想办法把你的爱先传递给你的表姐,在她那里我们还可以有更多试错的机会,但试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的沟通,要去看一下相关的书籍,千万不要用掉书袋的方式去跟别人沟通。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把你所认识到的道理转化为可以行动的方案,你在帮她的同时也是在帮你自己,其实通过这种方式是更好的。同样的,我们观察父母身边的人,可以获得对父母更多的了解。所以我希望我们后面真正的行动是什么?你愿意用送礼物的方式去更多地跟家里人保持一定频率的联系,你们的沟通一定会是很好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