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武珞动态

相约星期二丨公众号

2022-08-08 16:24 来源: 湖北武珞律师事务所

在这个全民自媒体时代,相信大家对于公众号不会感到陌生,不少人自己也会开个公众号,有的用来分享记录自己个人的生活点滴,有的用作企业品牌的宣传推广,也有的会把公众号作为一个平台,去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上周二的武珞夜聊,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在法律新媒体领域深耕多年的邓君律师,聊了聊有关公众号的话题。作为智善法律新媒体、中礼和律师事务所的创始人,邓君律师对于公众号的运营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心得,这次夜聊也给武珞的品宣、实习律师以及实习生传授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夜聊开场,倍倍老师分别问了三个人关于公众号写作和运营一些体会:负责记录整理夜聊推文的我、有过个人公众号写作经验的实习律师吴颖慧、负责武珞律所公众号运营的品牌宣传邓培。

对于几次推文写作的感悟,我用“罗胖60秒”里提到的“意外收获”作了回答,最开始是因为参加了最初几期的夜聊,觉得这样美好的时空值得一些文字去记录,自己愿意为此贡献一份力量,加上本来写作能力比较薄弱,借此机会刚好可以锻炼一下。在这个过程中,听到了很多的故事,也结识了一些朋友,和老师们的聊天也启发了我很多思考,慢慢地自己写作水平也有些提高,这些成长其实都是当初意想不到的。

提到公众号写作的感受,吴颖慧说道:“最初做公众号完全是出于个人兴趣,就像我个人公众号的简介所说,是个‘写字发图的地方’。一开始是想记录自己想表达的一些东西:最近的一些情绪、看完某本书的感受、看完某部电影的影评,是一些比较偏私人化的写作,主要用来记录自己关于电影、音乐还有摄影方面的一些想法。后面慢慢发现,其实也可以把公众号作为自己知识管理的一个地方。”


对于此前没有法律新媒体运营相关工作经验的邓培而言,工作中会遇到不少的困难,也有自己的一些收获:“很关键的一点是要有自己的规划,当多项任务都堆在了一起的时候,要有一个合理的安排,要事先行,不要紧的事情先放一放。其实我这项工作难度不在于技术本身,主要是任务繁杂还具有一些不确定性,有时出现突发情况,需要及时去做相应的调整。”

对此,郭倍倍老师说道:“我设置的三个问题代表了三种公众号的类型:邓培的武珞所是单位公众号,颖慧是个人公众号,逸夫写的是小部分团体。‘相约星期二’可以作为我们的一个小品牌,它讲述的是若干个人的故事,可以把它理解是一个团队的公众号。不同的公众号有它自己的考量和形式逻辑,大概是我罗列的这三种。

这次去广东跟一家律所的数据合规团队合作,他们的每一篇团队公众号都有一个基本稳定的发布频率,这样才能够吸引到客户,同时向客户表明你是一直在持续学习。个人公众号相对而言是最简单的,不想写我可以不写。但是如果真的是想通过这个渠道去吸引一部分志同道合的人跟你链接的话,你也必须要保持一定的更新频次,否则很容易脱粉。

所以说不管写公众号还是个人写作,第一个受众首先是我们自己,是为了自己而写,比方说写自己的情绪,其实有的时候这些文章在外面会产生怎么样的反应,你是不知道的,当你写的越来越多有了一定储备了,自然会想我怎么去把我这几十篇去做个分类合集,怎么去发展,所以对于公众号的定位而言,它其实是相对的。”

对于公众号的运营,邓君律师回应道:“刚才大家提到公众号有三种:个人的、团队的、律所的,我在跟实习生交流的时候会让他们往前一步去想一下,为什么要开公众号?这些内容发在上面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然后让他们去对比规模大的律所和体量较小的律所做这些工作的差异。

他们给我的回答是红圈所做的内容确实挺好。不仅形成了体系化和专栏化,本身的排版和基础的美观都非常不错的,而且具有连续性,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这些规模所比较注重品牌,这是实习生他们个人的一些感受。

我们做公众号其实是律所品牌宣传的一部分,品牌宣传虽然是两个词合在一起,其实他们有区别。“宣传”我们可以往媒体上靠,它解决的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个不对称问题是说律所是一个什么样子,原来大家都是通过官方网站看,现在通过公众号去看,你要展现给别人。所以说那些你觉得没意义的事务性的东西为什么要发?你不发别人不知道你这家所是什么样子的。

另外一个是“品牌”,就比如这些事务性的东西,别人来了是代表他们对这家律所的认可,这个对整个律所的品牌附加是有增值的。品牌最终解决的问题是议价,大家都能做但是为什么别人来找你,而且愿意付更多的钱给你?一定是来自于品牌溢价的部分。

我们做了一个服务号一个订阅号,跟专业相关的东西我会放在订阅号上去展示。服务号专门去做品宣的内容,展现我们的业绩和人文,我不会去追求转发或者阅读量,它呈现的就是我们的动态,当你想要来了解中礼和的时候,它就是一个渠道和窗口,你可以看到我所有的东西,这就够了。

关于内容的方面,我一直倡导把它看成是自我知识管理的一部分,自己也方便去查阅,不用太在意阅读量和收入这些,你坚持写坚持做,慢慢的就会有自己的差异化的东西呈现出来,我觉得现在像兴炜这个部分就做的很好,在各个平台都有一些专业文章。

还可以再举一个例子,有一位律师一直在知乎上持续地去发文章。除了刑辩之外,他会有一些关于律师角度的评价来树立自己的个性,一方面是专业,一方面是个性。他的案源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知乎。因为他的区别点不只是简简单单写专业文章,他会有一些个人态度在里面,告诉别人律师职业是什么样的,他是怎么看待这个事,做一些价值观的输出,别人可能就会觉得对胃口,就愿意去找他。”

陈佳老师也分享了她对于公众号的一些看法:“打个比方,如果说是武珞的公众号像有一个画像一样,他就叫做武小珞,他会有一些什么样的特征,如果从这个角度去进行带有武珞特色的个人化特征的方式去表达,可能比较适合我们在微信公众号里的阅读习惯。

我们自己作为看朋友圈的人也会有一些取向和偏好,可能是相对有趣一点的东西愿意看,一个是觉得有用,一个是觉得有趣。很多时候我们是点赞狂魔,点了不一定会看,如果能够带着一个标签不断出现,别人总能注意到这个特色之后,也许就会培养起这种用户联系。

有可能最初是因为某个意外的原因关注上了,但是由于经常看,内容又确实有一定的吸引力,值得自己一点“马桶时间”。我们的品牌宣传一方面是我们真想输出一些实际的东西,另外一方面是想象的,比如说记住有这样一个武小珞,他有什么样的一些特色,他会经常讲一些不是青年人的人看着也觉得有趣,不是律师的青年人看了会觉得法律青年人过的生活挺有意思的东西,如果说是这样的话,从内容的角度来讲就比较成功。

虽然说咱们现在互联网时代是流量为王,但是我觉得这背后还是内容生产更为重要,不管在什么样的媒体时代,从过去的自媒体到现在的新媒体,我认为内容为王是一个恒定不变的东西,因为人的注意力是要靠吸引的,很少有人说有一个很主动的要去学习的愿望。如果说这个内容它本身吸引人,它的标签能让人记住的话,它被打开的可能性就会大一点。

我们自己平时阅读公众号可能也会有自己的习惯,你会觉得今天你打开它不会让你失望,或者说你永远可以相信某某公众号会给你一个良好的马桶时间,当然这个是一个理想状态了,可能要经过万水千山之后逐渐才能够达到这么一个效果,也不妨把它作为一个追求,求其上得其中。”

实习律师吕健豪提了提到一个问题:每天都转发公众号推文,朋友圈里别人看多了觉得烦怎么办?

对此,邓君律师回应道:“其实就像刚才陈佳老师说的,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所有人都不喜欢看同质化的内容,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有态度的东西。

包括我刚才举的例子,那位律师除了专业文章之外,他一定要表明自己的态度,所以如果你能够表明自己的态度或者看法,只要你有你的看法,慢慢的就你其实是也跟别人在一起共同的去塑造你自己,但是如果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地转发,自身也会觉得这个事情做得没有意思,但是如果说你有一些有感而发的一个东西,把这些属于你自己的东西加在里面,你这个朋友圈就不会枯燥,而且你做这件事情也不会觉得枯燥。”

倍倍老师也补充道:“你之所以产生这种认识其实是我们真实的心理反应,但是你对于受众的反应的认识,其实可能是不准的,或者说你只是收到了个别的人的反应。

我们往往会过度的担心别人会多次重复收到这个信息,但是实际上他们很有可能是第一次或者是第一次真正的深入的看待这个信息。

当然你以后转发律所推文的时候,建议你先自己把它读一遍,实在没话讲可以从里面摘出一段你觉得最好的内容,打个双引号放上去,刚好也可以完成一次跟邓培的互动。”

实习生刘玺玉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和困惑,“我其实一直有想当一个博主或者说自己开个公众号的想法,但是我能感受到互联网上的恶意很大,自己还没有做好去承受这些的心理准备。”

陈佳老师做了如下回应:“在互联网上生存,肯定是会被评价的,如果你的出发点纯粹是想要去分享,我觉得达成分享这个目标就行了。

至于评价,你既可以觉得评价在影响你,也可以换种角度,通过别人对你的评价去筛选对方,有一些表达了跟你不一致态度的人,你其实可以无视掉,最终你会发现你分享的东西会有一批受众,其实我们人的注意力就像互联网的算法一样,它也是自带筛选能力的。

我自己是一个在微博上面十多年的老博主,我的微博粉丝几乎全部都是我的学生,自己去看我从最早到现在发微博的风格和内容也会发现一些变化,我们不可避免的会被他人的评价塑造,一开始可能就有点像你说的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到后来他们给我们的评价会塑造我们。其实你不用担心,你最终也会适应的,你会适应这些人对你一定程度的约束,你也不需要特别担心我的东西一旦放上去会受到很多人的批评,我会难受,其实不会。你跟他们是不断互动去找到一个平衡点,最终你会找到自己在互联网当中的一个生态位。

你作为一个分享的博主,分享出去了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而且你的尺度、风格、偏向性还有你的特色,也正好是适合你的粉丝群体的,最终你就在这个地方待下来了。至于粉丝的多与少,热度的高与低,我想这个肯定也不是你最为重视的东西,最重视的还是实现了自己的分享欲,我觉得可以试着去做,在做的过程当中,你和你的受众是相互塑造的。同时还能够在他人跟你可以接受的互动程度里边,可以获得一些快乐,在他们的需求之中得到一些启发,你就知道怎么去发展自己的内容,就更有了自己的特色,这些东西慢慢地也会变成你收获的一部分。”


文字|丁逸夫

编辑|邓培

审核|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