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武珞动态

我所召开论文研讨交流会

2022-07-15 18:41 来源: 湖北武珞律师事务所

2022年7月12日下午,我所召开了一次论文研讨学习会议,共同学习张明楷教授的文章《犯罪的成立范围与处罚范围的分离》。本次会议旨在促进律所成员之间交流学习,在积累实务经验的同时学习理论知识,为理论和实践相互融合搭建桥梁。

本次会议由实习生田震烁、李志秋、高颖莉、刘佳丽进行汇报,特邀我所高级顾问李少波老师、郭倍倍老师、陈佳老师,我所管委会主任、高级合伙人秦龙律师共同参加本次会议。会议首先由四位同学上台进行汇报。

Vol.1  实习生汇报

第一部分 论文的基本知识介绍

这一部分分为论文的基本结构与论文的写作模式两大板块,由来自财大的实习生田震烁同学进行讲解。在第一大板块论文的基本结构中,田同学谈到了论文是由题目、摘要、关键词和正文构成的,并分别对摘要、关键词以及正文的要求做了阐述。

首先是摘要,摘要是一篇论文观点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研究问题、研究问题的动机的介绍、研究问题的方法、依据研究方法得到的结果和由结果推导出结论五个方面,对于由结果推导出结论这一方面,田同学巧妙的以初中生物学课本上经典的“小鼠与植物”这一证明光合作用的实验,生动形象的解释了结果与结论之间的区别——结果是客观的真实情况,而结论是在结果的基础上所推导出的文章想要证明的理论观点。

其次是关键词,田同学以自身在阅读论文时的体会,谈到好的关键词不仅仅是文章中的高频词,更是主体内容精华的高度凝练,能够使读者单纯凭借文章所提供的关键词便能梳理文章的整体脉络。最后是正文部分,田同学谈到正文部分应遵循提出问题,论证问题再到结语的写作思路,并重点强调了结语部分的写作,其内容包含三个主题:阐释发现、结论面临的局限和对后继者的方法与建议。除此之外,田同学提醒大家注意区别论文摘要与结语的不同,注意他们在论文中作用的不同,避免混淆。

在第二大板块论文的写作模式中,田同学提出了四种论文写作模式。

第一种是最为简单的,是针对某一现象已有的不同学说进行评述,体现的是从文献综述到文献评述的思维,虽然是最简单的,但想写好也很有难度,其中存在三个层次,分别是第一层的创新论证,第二层的修正学说,到最高层的提出新学说,但对于一般本科生而言,能够做到第一层就已经算不错的了。

第二种模式是采取拆分法,将一个问题拆分为多个问题,从实务角度出发,主要针对的是在实务过程中的一些定位不清晰的问题,如专断性医疗的处罚范围的问题。

第三种模式是以世界的眼光解决中国问题,其适用于我国法律缺位或是有重大缺陷的情形,借鉴外国经验来解决中国问题。第四种模式是比较类论文,即将中外的研究与学说进行对比,并在对比之后作出评述,核心在于求同存异。

与前面两种模式相比,后面两种写作难度更大,因为不仅仅要求有夯实的知识储备,还需要有较好的外语能力。以上为田同学谈到的四种论文写作模式,除此以外,田同学还着重强调了论文的引用注释与格式的问题。

第二部分 论文的阅读技巧

这部分讲述的是在速读论文时的技巧和方法,核心要义是从“骨架”到“血肉”,对此,田震烁和李志秋两位财大的实习生同学,以本次所研读的张明楷教授的《犯罪的成立范围与处罚范围的分离》一文中的第三部分行为规范与裁判规范为例,分别讲述了“骨架”与“血肉”的含义。

所谓“骨架”即对行文逻辑的整体宏观的把控,对于这个田同学分享了三个小技巧,第一是关注摘要,从问题陈述到结论,梳理出文章的思维路线;第二是看论文题目和正文标题,从中抓取每一部分的核心观点,罗列结构图;第三是关注论文中的关键句,如文章中提出问题的那一部分的结尾,文章每一部分的首段与尾段以及每一段的首句和尾句,寻找作者研究问题的思路。

在田同学讲述了“骨架”的内涵及把握方法之后,李志秋同学对于论文的“血肉”进行了阐释。

李志秋通过解读论文的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的内容,通过构建观点框架的外在形式与截取文章、标记内容的内在表现,讲述了张明楷先生通过正反论证的框架,结合观点论证与事实论证的方法,得出了其“行为规范与裁判规范不应分离”的观点,从而难以运用行为规范与裁判规范的分离理论去解释有罪不罚与违法并就的并存。并在之后通过一系列观点论证,结合国内外背景以及现实情形,运用犯罪的成立范围与处罚范围的分离理论进行解释,并最终肯定了其分离,并以此来更好地解释有罪不罚和违法必究的现状,从而传达出了论文的中心观点“肯定犯罪成立范围与处罚范围的分离”。

但最后李志秋针对文章的论证思路,提出了如下三个疑问:

第一,文章的论点论证缺乏思维逻辑,各个论点直接没有明显的逻辑关联,有损观点的说服力。

第二,文章的论证结构大多为总分总,有且仅有一处小点为总分,有损论证结构的统一性。

第三,学说比较缺乏实例,更多的只是在假设情景,所以显得比较空洞无力。

第三部分 阅读论文带来的自我提升

在财大的两位实习生同学分享完之后,民大的实习生刘佳丽同学对于所研读的论文的论证维度进行了分析,将其分为积极论证和消极论证,积极论证又可分为正向论证和反向论证,都是需要积极寻找论据来支撑,证明力较强;而消极论证的证明力较弱,无论观点成立与否,都不会带来危害的后果。对此刘同学表示自己对于论文的论证方法有了更多的了解。

随后财大的实习生高颖莉同学对刘同学的发言进行了补充,以自己整理文献时所见,对论文中的德国有关扒窃这一罪行的犯罪数据提出了疑惑,因为文章中并没有对这一数据加以证明,并且德国与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案标准差异较大,不加以论证或许会给读者带来困扰。

第四部分 汇报小结

最后,田震烁同学对本次研读会进行了总结,概括了论文阅读的四个层次——基础性阅读、检视性阅读、批判性阅读和主题性阅读,基础性阅读在于读“通”,即扫清文字术语与背景障碍;检视性阅读在于读“懂”,即能否概括并复述论文内容;批判性阅读在于形成自己的理解,识别问题,识别、分析和评价论证;主题性阅读是最难的,需要进行文献检索、大规模批判性阅读、整合批判性阅读、制作文献综述,最后发现问题。除此之外在高颖莉同学的整理下,田震烁同学对文献检索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补充说明。概括而言,论文阅读的逻辑流程就是带着问题来从论文中寻找答案,然后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重新发现问题,并进行下一步式的学习。

到此,同学们的分析汇报圆满结束。

Vol.2  与会人员交流指导

高级顾问陈佳老师

高级顾问陈佳老师说,从论文整体的角度,我们在写论文的时候可以用田震烁同学分享的论文基本知识作为参考来检验自己写的论文;

第二,轻阅读是一件利人利己的事情,比如我们在知网检索论文时,会先看概述来了解基本内容再确定是否下载;

在论证方式方面,对论证方式比较随意的文章,我们可以对其进行一种语言的提炼,然后排列顺序让他们更合理,让各个小标题之间彼此具有联系性,这是一个进阶的要求。我们的青年律师作为法律人以后还要写法律文书,并且读者是法官、是检察官,我们必须要有结构的支撑来进行更好的论证;

张明楷教授的论证方法摆脱了这样的结构要求,读起来也是非流畅,给我们带来另一种阅读美感。

从论文内容的角度,陈佳老师对本文中“平等保护”观点提出意见,在所有国家之间完全做到相同的刑事立法的工作标准是非常困难的,其原因是刑法领域是一个国家主权性比较强的领域,其二是不同国家之间犯罪成本的不同不利于实现法的价值。

管委会主任、高级合伙人秦龙律师


秦龙律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引起大家的思考:

在法律实践中,在刑法法定刑以下判决尚且要报最高院,那么不判决刑罚处罚该怎么实施呢?这是我们在实务中要考虑的问题。


实习生王之翼对田震烁介绍的论文基本知识的来源提出疑问并对前述论文阅读技巧是否适合C刊文章提出看法。


实习生徐婧竹,对这篇论文中提到的多元性的刑罚解决机制很感兴趣,同时在实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理论和实践的差别。

高级顾问李少波老师

李少波老师首先对组织这次活动的各位实习生提出了表扬,大家做了“难而正确的事情”,鼓励同学们继续保持学习理论知识的热情;接着,李少波老师对呈现此次汇报成果的各位实习生展示了自己独立的思考表示肯定;最后,可以在实习中考虑如何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具体到本次研读的论文,李少波老师从办案责任制、社会评价、政策环境方面给出了建议。

高级顾问郭倍倍老师

郭倍倍老师首先对各位组织者和参会者表示肯定;第二,建议同学们看看何荣功教授的书籍,了解其他不同的观点,同时保持自己思想的独立性;第三,强调了学术规范的重要性,我们所有的学者在学术规范面前都是平等的;第四,对本篇论文中的一些观点,如“肯定轻罪就能预防重罪”,和一些数据提出了疑问,鼓励同学们进一步考证与思考。

至此,本次论文研讨交流会圆满结束。


文字|李志秋、刘佳丽、王佳

编辑|徐婧竹

审核|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