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武珞动态

我所召开疑难案件研讨会

2022-07-14 15:59 来源: 湖北武珞律师事务所

2022年7月8日上午,在高级顾问李少波老师、高级合伙人郭川阳博士的指导下,我所召开了疑难案件研讨会,实习律师和实习生共同参与了这次关于疑难案件的讨论。研讨会由李少波老师主持。

1基本案情介绍

胡某某于1993年7月将被害人打成重伤,被害人父亲于同年8月到派出所报案,公安机关将胡某某收容审查37天后释放。2020年6月公安机关以故意伤害罪对胡某某重新立案侦查。

2案例讨论模式及应用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及人民法院内部都有出色的疑难案件的讨论制度。我所为了借鉴学习司法机关优秀的方法和制度,以提升办理案件的质量,邀请到了郭川阳博士为我所介绍了法院的案件讨论方法,以供我所各位律师、实习律师以及实习生参考学习。


首先,郭博士介绍了案件讨论前的报告准备。一般是由阅卷人先进行阅卷,再形成审理报告,审理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基本信息以及刑事拘留、逮捕的时间、前科、累犯等各种情节。

第二部分是案件的由来,包括案件的形成过程等。

第三个部分是破案经过。具体要讲明案子是怎么发现的?犯罪线索是怎么来的?怎么侦查的?怎么把被告人抓获的?

第四个部分是证据列明。在一审中要把相应证据列明,其中还包括法官自己对证据的、对法律的、对事实的分析判断的审查意见。 

第五部分是本案存在问题或者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包括可能存在的疑问或者疑点,或者是需要再进一步查实或了解的内容。最后形成的个人意见需要落款。

其次,郭川阳博士引导我们借鉴法院的案例汇报模式,针对故意伤害罪进行激烈的讨论,并就其讨论中有争议的地方展开进行本次的案例讨论和分享。

故意伤害罪是否已被追究

针对1993年的故意伤害案,在场的各位成员分成了两派,正方如实习律师吴颖慧提出,该案93年并未得到实质的刑事处理,反方如实习生王之翼则对此持不同看法,“对于非被告人的过错,不应由被告人承担”,王之翼同学的这一席话语,点燃了大家激烈的讨论热情。

故意伤害案是否已过追诉时效?

针对93年故意伤害的追诉时效,引发了在场所有成员对时间的广泛讨论。实习律师郭俊辉认为该案的诉讼时效一直在被延续,从93年延续至今,故尚未失效。而郭川阳博士则提出疑问:“收容审查在法律上是何种性质?收容审查是否等同于刑事立案?如果该案在93年被立案追究了,那么该案还存在诉讼时效的问题吗?”该质问反映出了法律思维的核心要素,即规范思维。一切法律思维的起点,都源于牢记于心的法律规范。时效之问,不仅在于时效本身,更在于规范思维的实际运用。作为法律人,我们应时常将规范内化心,外化于行。

经过讨论,郭川阳博士以及李少波老师对会议的争议点进行了陈述与总结。

郭川阳博士认为:对于上述两个疑难点,

① 要根据刑诉法的追诉时效以及实体结论进而对案件是否进行了刑事追究进行判断。

② 针对诉讼时效的计算,首先要考虑是否存在立案与控告,如果都没有,才再考虑诉讼时效的计算。

李少波老师认为:

①  针对程序问题,应结合当时的具体环境,判断程序是否合法,判决是否恰当。

② 要仔细审查该故意伤害案件是否启动了刑事程序,以遵循刑法上的一事不再理原则。

③ 对于追诉时效的问题,首先要考虑起始时间的界定,其次要考虑是否存在中断的情形。

④ 如果实在要进行追诉,则考虑情节。同时如果是由于历史原因或者其他不可归责于被告人的原因而进行的追诉,则应尽可能以有利于被告人的角度和方式解决。

⑤在法律适用上,是适用79刑法还是97刑法,需要充分论证。

最后,李少波老师做出总结,对该疑难案件要优先考虑法律规范,增强类案检索,要花时间,花精力,做好充足的准备。

3总结与收获

本次案例研讨会不仅将法院研讨思维运用到了律师分析案件的过程中,也让实习生们学会了如何运用规范思维、批判思维并且提高了实习生们解决案件的能力。

实习生王之翼认为:将这样的模式应用于律师对于案件的研判中,可以让律师从法官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制定更准确有效的辩护方案。

实习律师王世博认为:本次案例研通过学习法院研讨的形式和流程,让我们能够快速抓取案件的争议焦点,重视案件的细节,从而避免陷入阅卷的盲区,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理顺辩护思路,做到有效辩护。

实习律师吴颖慧认为:通过本次研讨会的学习,自己了解了法院研讨模式的讨论程序,从案件的讨论顺序到后续的法律适用,使自己在分析案件时有了更明确的思路。

实习生徐婧竹认为:通过此次会议,首先我了解了案件的研讨过程,这为我之后的案例分析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其次我体会到了阅卷非常讲究细节,否则很容易遗漏关键信息;最后我会有意识的培养规范思维进行在阅读案卷等法律实务工作。

最后,郭川阳博士总结道:律所之所以坚持疑难案件集体讨论制度,就是要充分发挥各位律师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听取各方有建设性的意见,最终形成有效的辩护思路,优质高效地为客户提供服务,这正是学院派武珞“智慧、精致”的重要特质。


文字l李志秋、米雅楠

编辑l米雅楠

审核l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