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武珞动态

武珞沙龙:武汉涉外法律服务市场的展望

2021-01-27 15:22 来源: 武珞律所

为组建一批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涉外法律服务领军人才,优化武汉市营商环境,武汉市司法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市律师行业党委和武汉市律师协会联合开展了全市首届青年律师“双百人才”联合培养计划,并通过选拔增补了一批高素质涉外法律服务人才。

近日,湖北武珞律师事务所本着“智慧、精致、共享、公益”的办所理念,主办了“武汉涉外法律服务市场的展望”主题沙龙。本次沙龙立足武汉市青年律师“双百人才”培养计划,邀请“双百人才”培养计划涉外班的部分律师,就现阶段武汉涉外法律业务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参加沙龙的律师有上海建纬(武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一律师,北京盈科(武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谢珊珊律师,泰和泰(武汉)律师事务所黄皓律师,湖北瑞通天元律师事务所熊添忆律师,湖北维思德律师事务所周驰律师、陈骁律师,湖北英达律师事务所张诗璐律师,湖北武珞律师事务所王泽熠律师、姜继翔律师。

本次沙龙由中南民族大学法律援助中心负责人郑武平老师担任主持,沙龙还特别邀请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务部副部长、武汉市律师“双百人才”培养计划指导委员会郭倍倍老师作为与谈嘉宾。

本次沙龙围绕定位、破局和展望三个部分展开讨论。在融洽的交流氛围中,律师们互通有无、知彼解己,携手共谋涉外业务的发展与未来。

主题一:我们应当如何定位涉外法律服务?


周驰律师: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来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发展利益、加强企业公民权益保护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在武汉逐步成为有国际影响力城市的背景下,法律市场对我们武汉本地具有涉外法律服务能力的律师群体提出了新的要求。


王一律师:最高法有专门的司法解释对涉外法律服务进行定义,第一是人、第二是标的、第三是法律事实,这三个方面只要是涉及了外国,那么就可以认为是涉外法律关系。但在实务中,我们更多的是采用跨域合作的模式,比如说我服务的一个涉外企业在海外开展经营活动,由于国内外的文化差异带来的法律活动问题,涉外律师可以代表中国企业成为甲方与国外律师合作解决。


陈骁律师:我一直认为涉外业务最大的特征就是因为适用域外规则而形成一定的门槛,但在专利领域有所不同,由于专利法会根据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对国内法做出相应的修改或补充,所以整体上基本上不存在域内外的区别。

主题二:涉外法律服务的市场在哪里?

王一律师:涉外律师要有清晰的认知,在国外的业务上我们与当地律师去竞争是很难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更应当重视本土企业,充实自己的业务量,服务好本土企业,同时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建立友好合作,与国外的律师事务所合作共同完成涉外业务。


黄皓律师:根据我之前在国企的工作经验,涉外法律服务市场和甲方的需求密切相关,客户的需求在哪里,市场就在哪里,而现阶段有最大涉外法律服务需求的就是有涉外业务的大型企业。除此之外,由于在华外国人日益增多,涉及外国人的民事、刑事案件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些案件除了语言沟通之外并没有很强的特殊性,所以律师个人也可以从这个方面着手打造个人品牌。

陈骁律师:在德国的时候,我曾遇到中国人因运营跨境电商注册公司,为了税收优惠而由德国朋友代持股份,最后导致了纠纷的案子,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我们可以关注国内相关法律和政策对外资企业或外籍人士的限制而引出的潜在业务。例如专利转让时,受让方为外资企业则必须依照《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办理出口登记等,自然也要在转让合同上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在尊重外方交易规则的基础上合理分配风险。

主题三:武汉律师如何破局?


熊添忆律师:首先,涉外律师应扎实做好当下业务,不断积累经验;其次,争取从现有业务中开拓出涉外业务,如果能获得类似法律“总包”的地位可能更适合武汉涉外律师目前的发展定位;同时应注意和高新园区的中小企业对接,做适当推介活动,中小企业同样有涉外法律服务的需求,可了解后进行法律产品设计。在获得涉外业务后,认真做好每一单,及时复盘和总结,并多和涉外同行交流,促进合作,共同提高武汉涉外律师整体水平。

周驰律师:涉外律师可以主动积极同合作过的企业、机构进行沟通,第一时间了解客户海外市场拓展的需求,针对性地就诸如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涉外知识产权争议、境外投融资等专业法律事务做好准备。此外,涉外律师还应当积极参与本地司法机关组织的带有公共服务性质的活动,比如之前我市司法局主办的“武汉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优化营商环境”的活动,给律师提供了非常好的了解企业发展过程中涉外法律服务需求的机会,让律师可以针对这些特定需求,更好地服务企业,帮助企业拓展涉外业务,达到促进中外企业间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目的。


谢珊珊律师:作为青年律师而言,基于自身经验和资源的有限性,应当将资深律师作为潜在客户群体之一,认真对待每一件合作案件,运用好律所的资源,实现律所内部资源的良性循环。案件不应当分小案子或者大案子,作为青年律师的我们,应当珍惜每一次做案子的机会。在执业的过程中,努力修炼内功,时刻做好准备。在不断的积累和耐心的等待中,慢慢盛开,等待蝴蝶的到来。


张诗璐律师:除了做好现有业务、立足当下外,还需要对国际形势有一定的敏锐性,不断思考在政策导向下企业面临什么困境、需要什么帮助,而我们又能为企业提供什么服务,这种服务一般并不只针对某一家或两家企业,往往是具有普遍性的,我认为这是我们开拓涉外法律服务市场时可以考虑的方向。当然,作为青年律师最重要的还是不断的学习提升专业素养,寻求与领域内资深律师的交流合作,不断积累经验,只有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才有可能抓住机遇。


武汉市律师“双百人才”培养计划指导委员会老师郭倍倍总结:律师涉外业务对律师的要求,更多是对一名律师的综合要求,涉外业务的特别要求只是综合要求其中的一部分。首先,律师的人格信任与专业素养非常重要,律师想要在交流言谈之中给予客户充分的信赖感,就必须要坚持在专业上不断学习,不断精进。其次,青年律师要在自我成长上注意有意拓展,在外布局,找到自己的长处,把握比较优势。青年律师还要注重输出,不断学习实践,寻找并创造输出的平台。最后,法律专业的共性远远超过差异性,专业细致的付出背后极有可能是大量优质的资源。

本次沙龙的各位嘉宾律师分享了自己对涉外法律服务的认识,结合自身涉外法律服务经验讨论了武汉律师涉外法律服务的相关问题,响应了我市进一步充实律师行业“双百人才”涉外力量的号召。武珞所愿和各位律师同行互助协作、共同发展,为涉外(一带一路)、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青年律师的培养贡献力量。

武汉市首届“双百人才”培养计划为期三年,分为“通识教育”“学习交流”“成果运用”三个阶段,旨在共同打造一支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具有行业发展引领理念与能力、律所管理水平及业务发展视野向一线城市看齐的高素质复合型青年律师人才队伍,为武汉疫后重振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